GB/T11024.1、2、4-2001《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DL/T 672-2017 变电站及配电线路用电压无功调节控制系统使用技术条件
标书中所有设备及其备品备件,除本标书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GB)、电力行业标准(DL)和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如果供方有自已的标准或规范,应提供标准代号及其有关内容,并须经招标单位同意后方可采用,但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标书发出后如有新版本,自动替换。
型式试验报告,其检验依据为GB/T30841-2014和DL/T604-2009。补偿装置内的电容器和电抗器须为同一品牌,并提供对应的型式试验报告。
(1)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由高压控制系统、电容器组微机保护单元、电容器专用投切开关、避雷器、电流互感器、放电线圈、电容器、电抗器、柜体(或框架)及其二次附件组成。
(2)控制器自动检测系统的电压、电流,通过微电脑计算系统的无功功率,根据控制器设置的无功上、下限值自动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使系统的功率因为数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3)显示功能:控制器可显示系统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容器开入开出状态等参数。
(4)参数设置功能:可在线设置无功上、下限,电压上、下限,电容器投切延时等参数。
(5)手/自动投切功能:无功补偿装置配有手/自动转换开关,控制方式灵活,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也可通过手/自动转换开关转换,实现对电容器组的手动投切。
(6)投切开关选择灵活:可选择分断能力强的真空断路器,也可选择机械寿命高的线)谐波抑制功能:可根据系统谐波情况选择适当电抗率的电抗器,以达到滤波及抑制谐波功能。
(8)通讯功能:控制器具有RS-485,通讯接口,可本地和远程与后台进行通讯。
静态安全系数不小于2.5,事故状态下安全系数不小于1.67。电容器套管端子型式和尺寸应满足GB5273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带电部分之空气间隙,应满足GB1O237的要求。
电容器的外壳引出接地可靠,外壳接地处有明显的接地符号或“接地”字样。接地极板满足接地热稳定电流要求,并配有与接地线连接用的接地螺钉,螺钉的直径大于12mm。电容器各结构件设计方便拆卸和更换套管和瓷件。
电容器的铭牌符合国标要求,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字样、符号清晰耐久,铭牌安装在电容器的正上方,在正常运行和安装位置应明显可见。
2)铁芯采用优质低损耗冷轧取向硅钢片,经高速冲床冲剪,具有毛刺小、规则均匀、叠片整齐优美,确保电抗器运行时低温升低噪声的性能。
3)线圈为环氧浇注型,线圈内外敷设环氧玻璃网格布作增强,采用F级环氧浇注体系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浇注,该线圈不但绝缘性能好,而且机械强度好,能耐受大电流冲击和冷热冲击而不裂开。
5) 线圈上下端部采用环氧垫块和硅橡胶防震垫,有效减小了线) *电抗器线圈绕组材质为纯铜。
干式放电线圈采用先进绝缘介质及先进工艺,作为电容器组的放电和内部故障监测用,其性能符合DL/T653-1993《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标准的规定要求,是无油化要求安装的理想产品。
放电线圈的额定放电容量不超过所并接的电容器组的额定容量时,能使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在5s时间内将电容器组上的剩余电压自额定电压的峰值降至50V以下。
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内部都采用具有优异伏安特性的氧化锌电阻片做芯片,绝缘外套采用国外已有长期运行经验的硅橡胶材料,确保避雷器能有效地限制可能出现的过电压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其性能符合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标准的规定要求。
无功补偿控制器具有电容器分组控制及电容器保护功能,主要适用于6~110KV变配电系统,可适应1~5组电容器的自动控制与保护。
3)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各种实时数据及故障信息,可在线修改定值,方便现场运行人员安装、运行、维护及调试。
开口三角保护:将放电线圈的一次侧与电容器并联,二次侧接成开口三角形,在开口处连接一只低整定值的电压继电器,在正常运行时,三相电压平衡,开口处电压为零,当电容器因故障被切除后,即出现差电压U0,保护装置采集到差电压后即动作掉闸。
每面无功补偿柜内配置一台智能灭火监控器及一只灭火装置,实时采集开关柜内温度、烟雾,达到门槛值时报警,并发指令给灭火装置(灭火装置节点为DC24V,500~700mA),启动自动灭火装置。当柜内温度达到75℃时启动灭火装置,自动灭火。当2分钟之内柜内温升超过20℃时,启动灭火装置,自动灭火。